三亚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简报 2019年第1期
来源:高教研究与质量评估中心 浏览量:369 发布时间:2019-01-25
三亚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简 报
2019年第1期(总第4期)
教学质量监控处 2019年1月20日
【工作动态】
·第10-14教学周教育教学督导情况
·期末考试巡查情况
【专项监控】
·2018年学院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进展情况
·课程“三度”建设学院座谈中反映的教学质量建设情况
【工作动态】
学校第10-14教学周教育教学督导情况
一、教师教学方面
在学校第10-14教学周中,本科教学督导组15位督导教师听课145门,听课指导侧重向课程内容信息容量的扩充、深度的增加、教学手段的更新(丰富)等方向引导。
课堂教学基本情况:
教师授课评价平均分78.63,比6-9教学周课堂教学评价总体均分低6.77分。
原因:
评价标准由原课堂教学的规范化视角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课程内容饱和度与深度、教学手段信息化、课程压力反作用学生学业效果等更高层面的评价基准。
本学期课堂教学评价情况
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控处组织教学督导听课覆盖16个学院,547门课程;督导听课527人,432个班次,覆盖学生36958人次。
二、学生学情方面
表1 学校学生学情总体情况(教学周)
时间 | 平均到课率 | 到课率达90%及以上班级占比 | 到课率达80%及以下班级占比 | 迟到率 | 学生听课 状态 |
2-5 教学周 | 96.90% | 93.96% | 4.95% | 1.07% | 88.98% |
6-9 教学周 | 94.99% | 82.94% | 9.95% | 1.35% | 87.22% |
10-14 教学周 | 93.09% | 70.03% | 14.38% | 1.36% | 85.79% |
注:10-14教学周督导听课145个班次,覆盖学生9358人次。
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学校学生学情总体情况
时间 | 平均到课率 | 到课率达90%及以上班级占比 | 到课率达80%及以下班级占比 | 迟到率 | 学生听课 状态 |
本学期 | 94.99% | 82.31% | 9.76% | 1.26% | 87.33% |
注:督导听课432个班次,覆盖学生36958人次。
表2 各学院学生学情情况(10-14教学周)(略)
期末考试巡查情况
2019年1月17-18日,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分管校领导、教学质量监控处及督导组(兼职督导教师)开展了期末考试巡查工作,对学校书新1号楼、书新4号楼、书新5号楼、书明楼、书知楼的考场进行了巡查,累计巡查149个考场;副校长聂培尧教授专项对考场秩序、试卷合理性和考试运行情况进行了抽查。具体如下:
一、期末考试呈现的好的方面
1.各学院高度重视期末考试,考场秩序井然,考场气氛严肃;
2.巡查过程中考场无作弊现象;
3.部分考试试卷题目按照学校新时期的课程建设要求在题量和难度上有调整和改变;
4.教务处严格执行《三亚学院监考人员职责》、《三亚学院巡考人员职责》制度,巡检工作认真、严格。
二、期末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开卷考试的标准需要进一步探讨,明确要求,部分开卷考试课程的试题存在很多记忆性质的内容,作为开卷考试不合适;
2.个别监考教师监考过程中聊天(或较大声音在考场外说话)或坐着不动;个别监考教师在监考过程中拿起学生答完的试卷部分翻阅影响学生答卷;
3.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出日常课程对学生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培养不足,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阅读量存在问题。
附件:2018-2019学年度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巡考情况记录表1-2
附件:
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巡考情况记录表-1
考试时间:2019.01.17 9:00-11:00
序号 | 考场(5号楼) | 基本情况 | 考场情况 | 备注 |
1 | 5东102 | 正常 |
|
|
2 | 5东103 | 正常 |
|
|
3 | 5东104 | 正常 | 开卷,手机统一放 |
|
4 | 5东202 | 正常 |
|
|
5 | 5东203 | 正常 |
|
|
6 | 5东204 | 正常 |
|
|
7 | 5东302 | 正常 |
|
|
8 | 5东303 | 正常 |
|
|
9 | 5东304 | 正常 |
|
|
10 | 5东305 | 正常 |
|
|
11 | 5东402 | 正常 |
|
|
12 | 5东403 | 正常 |
|
|
13 | 5东404 | 正常 | 开卷,手机统一放 |
|
14 | 5东405 | 正常 |
|
|
15 | 5西101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位顺序 |
|
16 | 5西102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位顺序 |
|
17 | 5西104 | 正常 |
|
|
18 | 5西105 | 正常 |
|
|
19 | 5西106 | 正常 | 开卷 |
|
20 | 5西107 | 正常 | 开卷,手机统一放 |
|
21 | 5西201 | 正常 | 开卷,手机统一放 |
|
22 | 5西102 | 正常 | 开卷,手机统一放 |
|
23 | 5西204 | 正常 |
|
|
24 | 5西205 | 正常 |
|
|
25 | 5西206 | 正常 |
|
|
26 | 5西301 | 正常 | 开卷 |
|
27 | 5西302 | 正常 | 开卷 |
|
28 | 5西304 | 正常 |
|
|
29 | 5西305 | 正常 |
|
|
30 | 5西306 | 正常 |
|
|
31 | 5西307 | 正常 |
|
|
32 | 5西401 | 正常 |
|
|
33 | 5西402 | 正常 | 开卷,手机统一放 |
|
考试时间:2019.01.17 9:00-11:00
序号 | 考场(1号楼) | 基本情况 | 考场情况 | 备注 |
34 | 1西101 | 正常 |
|
|
35 | 1西102 | 正常 |
|
|
36 | 1西103 | 正常 | 开卷 |
|
37 | 1西104 | 正常 | 开卷 |
|
38 | 1西201 | 正常 |
|
|
39 | 1西202 | 正常 |
|
|
40 | 1西203 | 正常 |
|
|
41 | 1西204 | 正常 |
|
|
42 | 1西205 | 正常 |
|
|
43 | 1西206 | 正常 |
|
|
44 | 1西301 | 正常 |
|
|
45 | 1西303 | 正常 |
|
|
46 | 1西304 | 正常 |
|
|
47 | 1西305 | 基本正常 |
| |
48 | 1西306 | 基本正常 |
| |
49 | 1西307 | 正常 |
|
|
50 | 1中104 | 基本正常 |
| |
51 | 1中105 | 正常 |
|
|
52 | 1中106 | 正常 |
|
|
53 | 1中201 | 正常 |
|
|
54 | 1中202 | 正常 |
|
|
55 | 1中203 | 正常 |
|
|
56 | 1中204 | 正常 |
|
|
57 | 1中205 | 正常 |
|
|
58 | 1中206 | 正常 |
|
|
59 | 1中301 | 正常 |
|
|
60 | 1中302 | 正常 |
|
|
考试时间:2019.01.17 15:00-17:00
序号 | 考场(5号楼、 书明楼) | 基本情况 | 考场情况 | 备注 |
61 | 5西104 | 基本正常 |
| |
62 | 5西105 | 基本正常 |
| |
63 | 5西106 | 基本正常 |
| |
64 | 5西107 | 基本正常 |
| |
65 | 5西302 | 基本正常 |
| |
66 | 5西303 | 基本正常 |
| |
67 | 明A201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68 | 明A202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69 | 明A203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70 | 明A301 |
|
| 无考试,经询问管理员,确实下午无安排;此三个教室上午有考试,但表内显示无考试。 |
71 | 明A302 |
|
| |
72 | 明A303 |
|
|
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巡考情况记录表-2
考试时间:2019.01.18 9:00-11:00
序号 | 考场(书知楼) | 基本情况 | 考场情况 | 备注 |
1 | 书知楼1401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2 | 书知楼1402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3 | 书知楼1403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4 | 书知楼1404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5 | 书知楼2102 |
|
| 无考试 |
6 | 书知楼2105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7 | 书知楼2106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8 | 书知楼2107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9 | 书知楼2108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10 | 书知楼2202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11 | 书知楼2203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12 | 书知楼2204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13 | 书知楼2205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14 | 书知楼2206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15 | 书知楼2207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16 | 书知楼2208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17 | 书知楼2302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18 | 书知楼2303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19 | 书知楼2305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20 | 书知楼2306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21 | 书知楼2307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22 | 书知楼2308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考试时间:2019.01.18 9:00-11:00
序号 | 考场(书明楼) | 基本情况 | 考场情况 | 备注 |
23 | 明A201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24 | 明A202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25 | 明A203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26 | 明A204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27 | 明B101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28 | 明B102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29 | 明B103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30 | 明B201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31 | 明B202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32 | 明B203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33 | 明B301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34 | 明B302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35 | 明C101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36 | 明C102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37 | 明C103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38 | 明C201 | 正常 | 手机统一放 | |
39 | 明C202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放 |
|
40 | 1中104 | 基本正常 |
| |
41 | 1中105 | 基本正常 |
| |
42 | 5东201 | 正常 | 开卷考试 |
|
考试时间:2019.01.18 15:00-17:00
序号 | 考场(1号楼) | 基本情况 | 考场情况 | 备注 |
43 | 1西101 |
|
| 有安排,但无考试 |
44 | 1西102 |
|
| 有安排,但无考试 |
45 | 1西103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46 | 1西104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存放 |
|
47 | 1西201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48 | 1西202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49 | 1西203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50 | 1西204 | 正常 | 查“双证”,手机统一存放 |
|
51 | 1西205 | 正常 | 查“双证”,手机统一存放 |
|
52 | 1西206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53 | 1西301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54 | 1西302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55 | 1西303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56 | 1西304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57 | 1西305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58 | 1西306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59 | 1西307 | 正常 | 黑板写有考试科目,手机统一存放 |
|
60 | 1中104 | 基本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61 | 1中105 | 基本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62 | 1中106 | 基本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63 | 1中201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64 | 1中202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65 | 1中204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66 | 1中205 | 正常 | 黑板写有座次,手机统一存放 |
|
67 | 1中206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68 | 1中302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69 | 1中304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70 | 1中305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71 | 1中306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72 | 1中401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73 | 1中402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74 | 1中403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75 | 1中404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76 | 1中405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77 | 1中406 | 正常 | 手机统一存放 |
|
【专项监控】
2018年学院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进展情况
略
课程“三度”建设学院座谈中反映的教学
质量建设情况
2019年1月14-15日,按照2019年第二次六长联席会会议精神,教学质量监控处配合教务处到七个学校课程“三度”试点学院进行了建设情况交流。具体情况如下:
课程“三度”建设工作指导思想的开放性,使得处于建设中的学院建设团队与教师在思想和实践行动上发生了新的改变并主动面对新的挑战。各试点学院均能够从国家(教育部)、学校层面认识、思考课程“三度”建设工作,认识高度、角度不断在升华和迭新,改革意识、氛围浓厚,各学院整体上正在形成更加广阔且普遍的思想转变。
一、各学院建设情况与特点
各学院在课程“三度”建设工作中聚焦学院层面的建设路径基本呈同质性:调研→座谈→目标→规划→设计→实施,建设工作均比较合理、科学,富有针对性、创新性,均能够将建设措施微化到课堂教学设计、内容、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推新上;均高度重视阅读在课程建设、学生学业发展、学生成长中的促进、催化、默化与内化作用;均注重考核方法的创新,过程性考核均成为各学院考核的主要方式;均注重师资引进与培养;各学院院长均在一线开展示范工作;学生工作均在积极配合,不断加强思想导师在学业引导上的专业切合度。
1.法社学院,撰写并汇编印刷《学院、专业和课程的三度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印刷了《各专业“精准人才培养方案”》。在阅读能力培养中,学院将书籍与最新论文相结合,明确必读与选读书目,分门别类,细、新、全,针对性强,如胡宏雁老师的《国际经济法》,提供了法规条例、经典文献、专业前言及学界最新成果,注重经典与当代(时代)结合。
2.财经学院,阅读活动开展广泛,日常学业测试和作业以阅读为基础,实现课程饱和度;通过购买企业版问卷星,生成题库,题目完成时间约限在30秒,避免雷同与抄袭,强化学风与学生学业紧张度;通过优选精品书籍,加强科研建设,提高课程深度;学生学业习得考核方式多元,如高东方老师的《西方经济学》,采取阅读笔记、作业、课程论文、课程学习报告、课堂测验五种考核方式结合并用,有效促进了学生课程学习与知识习得。
3.管理学院,高度重视课程各环节“设计”,教学内容、形式、考核方式等的设计针对性、创新性强,有特色,形成了《管理学院“三度”课程教师教学内容设计表》、《管理学院“三度”课程教师教学方式设计表》、《管理学院“三度”课程教师教学考核设计表》。如王丹老师的《工商管理专业英语》计划采用“上课”与“观摩”或“调研”两群体学生同时上课模式;计划实施课程学生“Leader”授课形式,用学业优秀的学生带小组,激化、激活课堂;黄晓野老师的《管理学》通过讲授“管理学故事”的方式传授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4.人文学院,课程“三度”建设过程强调课程建设的“创新”、“实用”与“育人”。“ 创新”,强调课程方法、设计与内容的“新”。方法注重信息化、智能化实现知识传播,如龚韶老师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利用“微助教”开展课堂讨论,周琳琳老师的《创意写作》课程建网络交流学习与写作平台(五寸屏文学);课程设计考虑知识“跨越”,不按章节讲授,按照知识体系授课;授课内容强调“求异思维”。“实用”,课程建设目标实现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现“读(阅读)”、“解(解析)”、“说(表达)”、“写(写作)”。“育人”,强调培养学生“情怀”与“理想”。阅读纳入常态过程性考核,如高晨老师的《外国文学》,考核方式为“小组项目”结合“学期小论文”,“小组项目”以小组读书报告的形式,在教师提出研讨主题的基础上,学生选定主题,边阅读边查阅文献,撰写读书笔记,参加小组交流研讨,教师根据读书笔记与研讨过程反馈成绩。
5.艺术学院,实行课程负责人责任制,实现“一课多人,一人多课”,并逐步建立“双选机制”; 打破以前设计课程评价单一标准,提出以专业和系为单位的课程结课交流汇报模式;课程建设坚持系统设计,环规系采用“多维立体倒金字塔”培养体系方式,设计系实施“多维渗透、课程分段、方向分流”的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大纲系统性建设,每门课程作为教学体系的一个学习窗口,将本课程的主要经典教材与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如吴晓琪老师的《专业入门指导》,给学生指明了学科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讲述风景园林的学科内涵、东西方园林发展背景与历史、名师名作赏析、景观设计等内容,着重引导和强化学生对风景园林的学科认识和专业体系构建,课堂教学内容兼具基础性和前沿性。
6.信智学院,着重抓好“度”化“力”问题,将“三度”分解→“三力”( 饱和度是师生适应社会能力问题,深度专业技术与技能社会竞争力问题,而紧张度是学习能力问题)分解→对应毕业标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更新,做智能化技术和时代需求接轨的新课程建设思路和方法,研发了“学习平台”;各课程章节形成知识和能力矩阵,同时也对应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过程考核,形成持续紧张。
7.盛宝金科学院,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既懂金融又懂科技还会动手的人才”,制定符合学院定位的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计划(四年),注重课程“三度”建设师资的培养,未来每门专业课程都至少配备两名候选教师,将竞争机制引入课程建设中。学院将加强案例库、试题库、模型库“三库”建设。
二、课程“三度”建设中学院发生的变化
1.学院、教师课程建设的创新、质量意识增强;
2.学院、教师课程建设方向、路径更加清晰,不再模糊;
3.阅读成为学院、教师强化课程质量,引导学生有效完成学业的主流方式;
4.过程性考核成为学院、教师强化课程质量,加强学生学业紧张度的主要方法;
5.学院、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前所未有的开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学院、教师逐步开始践行逆向课堂教学建设,实践环节在增加;
7.各学院在课程建设中存在松懈的环节、节点都在向严谨、规范、深入转变。
三、课程“三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学院、教师在课程的饱和度、紧张度建设方面在思路和方法上较易形成有效操作方案,并可顺利实践,但在课程深度建设中呈现教师积累不足、学科理论单一、教学经验缺乏产生的瓶颈问题,即在深度实现中做法呈现“生硬加深”现象,教师认为学生接受不了,学生产生“理论断崖”的感觉。
2.学院、教师在生师比偏高、工作量相对约束的条件下,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即课程“三度”建设中如何深入开展有为难和不知所措的现象。
3.课程“三度”建设中,出现人事变动的情况,学校尚没有相关规定明确做法。
4.课程建设过程中,团队共建已是普遍采用的方法,课程学时系数与教师捆绑,不便于团队共建的实践开展,教师对课程建设待遇的合理性问题较为关心。
5.从查阅的教学文档中看,各学院均存在个别教师还没有将学校课程“三度”建设的相关要求落实到自身课程教学建设中。